首页>资讯>正文

衡惠托带您了解中国托育发展史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24-08-13 21:24:05  阅读:8639+

对于很多人来说托育是一个新的事情,其实在我国已有近上百年的历史。深入了解托育,解决带娃的烦恼,跟着衡惠托一起看中国托育的发展吧!

清末托育萌芽

蒙养院是清末教育体制中最初级的学校。其宗旨在于辅助家庭教育。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。入学年龄为三至七岁,每日授课不超过四小时。以女子师范毕业生为教师。

1903

“幼儿教育”始于清末,1903年武昌成立了最早的“湖北省立幼稚园”,北京也成立了“京师第一蒙养院”。

1904

1904年,清朝政府颁布了《奏定学堂章程》,把幼稚园按中国人习惯改名词为“蒙养院”。后来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个系统学制,该学制规定了有关2到6岁儿童的教育内容。传统社会中婴幼儿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承担,而清末时期,“蒙养院”的出现使中国幼儿教育从家庭教育逐渐过渡到社会教育中,托育的萌芽也就此出现。

1929-1949托儿所的诞生

1929

其实在建国前,我们就有了托育的存在,在当时,我们称之为“托儿所”,我国最早的托儿所出现于1929年,为了“解放妇女”开始设立。

1938

1938年,宋美龄在机关刊物《妇女新运》上主张,为了让妇女们有余暇从事抗战工作,要创办托儿所。

1940

上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,党中央在延安成立托儿所,其中最著名的是1940年在延安设立的“洛杉矶托儿所”。

1949

有统计称,1949年10月前,全国共有托儿所119个,按类型分为劳工托儿所、职业妇女托儿所、工厂托儿所和农村托儿所,但未形成一定规模。

1949-1978托儿所的飞速发展

在我国成立初期,我国进入计划经济时代,以帮助女职工解决育儿困难为主要目的,发动广大妇女参加生产劳动,具有福利性质的公共托育体系建立。

1949

1949年后,中国借鉴苏联经验,开始大规模配置托儿所。

1951

根据1951年的统计,各种类型的保育机构已有18940处(包括托儿所、幼儿园、保育院、幼稚园等),收容儿童共578988人,尤以农忙托儿所和工矿托儿所发展最快。

1954

截至1954年,全国厂矿企业、医院、学校等系统已建有托儿所4003个、哺乳室2670个。

1955

1955年2月,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“全国工会厂矿企业托儿所工作会议”,确定厂矿企业托儿所工作方针。

1956

1956年,教育部、卫生部、内务部颁发《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》,对托儿所、幼儿园的管理和领导等问题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。

“托儿所和幼儿园应依儿童的年龄来划分,即收三周岁以下的儿童者为托儿所,收三至六周岁的儿童者为幼儿园”,在管理和教育等业务上,“在托儿所的方面,则统一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;幼儿园统一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。”到1956年底,基层托儿所共有5775所。

数据来源:《人民日报》

1979-1995托育服务体系的完善

1979

1979年6月18日,五届人大二次会议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指出“要十分重视发展托儿所、幼儿园,加强幼儿教育”。1979年10月,中共中央转发《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》明确了“坚持‘两条腿走路’的方针,恢复、发展、整顿、提高各类托幼组织”。

1980

1980年11月,卫生部颁发了《城市托儿所工作条例(试行草案)》,确定了我国托儿所制度。

这一《条例》指出,托儿所是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,必须贯彻实行以保为主、保教并重的方针,为把儿童培育成体格健壮、品德良好、智力发达的下一代打下基础。

根据《人民日报》报道,1980年全国22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共有各类托儿所、幼儿园98.8万多个,入托儿童3400多万人,入托率28.2%。

1988

1988年,城市儿童入托率上升至38.9%。

1995

1995年,全国各级各类托儿所已接近27万所,托儿所比幼儿园的数量要多40%以上,城市入园入托率达70%。这个阶段的托育服务主要是依靠企业、机关等单位自行负责为主,少数为民办托儿所,托儿所种类复杂,分管所属不同。

1995-2015 托育服务“消失”

改革开放以后,中国逐步转向以市场经济为主导,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下降,公共托育服务慢慢淡出大众视野,托育服务进入到“家庭负全责”阶段。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,随着国企改制等政策的推行,企业附属托儿所纷纷关闭,旧有的农村、街道托儿所也大都不复存在。

1995

1995年,国家指出“推进幼儿教育逐步走向社会化”,标志着托幼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从政府转变为市场。

1997

1997年,国有企业改革,从25.4万户,到2007年减少到11.5万户,年均减少1.4万户。

2003

2003年,教育部牵头提出,幼儿园开办要坚持走以市场为主体的模式,家长通过市场购买服务的形式解决托幼需求。

2005

据教育部2005年第二期《教育统计报告》显示,相比于2000年,短短五年间,集体性托幼机构减少56668所,锐减70%。其中,托儿所的消失比重远大于幼儿园。

2015

以上海为例,可以看出,在2000年之后托儿所大幅度下滑,2015年上海独立设置托儿所只有35所,比2011年减少了21所,托儿数只有5222人,比2010年减少了3000多人,0-3岁的婴幼儿的照顾责任已基本由家庭承担。

数据来源:2000-2014年《上海教育年鉴》托儿所数据

到后面的发展,托育体系遭到冲击,多数企业迫于市场压力也取消了托育服务,渐渐地,“托育”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视野。

2016-2023托育服务迫在眉睫

2016年1月1日“二孩政策”实施,2021年5月31日“三胎开放”。2022年人口负增长85万人,这也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(即近61年来)首次出现负增长。发展都是有历史局限性的,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20多年里,我们国家的确得到了飞跃式发展,但也面临了新的问题——出生人口下降。显然继续沿用之前的模式已经无法应对现在的问题,那么托育这个曾在国内有过近百年历史的项目,也将迎来新的机遇。2023年的两会中,多位委员都提出了托育的内容建议。

张娣芳委员建议:推动家庭托育点建设

全国政协委员、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敏建议,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建设,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;鼓励企业、工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整合自身资源开展寒暑托、课后托、全日托等类型的托管服务。

政委员陈小艳:建议幼儿园入园年龄低龄化

全国政协委员、全国妇联原副主席、党组成员夏杰带来一份提案,建议尽快建立和完善托育人员资格准入制度,保障托育人员合法权益,多渠道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。

“衡惠托”是衡水市打造的“方便可及、价格可承受、质量有保障”的衡水普惠托育品牌。衡水作为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,市政府高度重视托育服务工作。关注“衡惠托”带您了解更多托育知识。
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